在棒球訓練 — 打擊姿勢(2)中,我們已經大概了解了揮棒的流程,文末還提到了一些常見的問題,接下來,司博特會針對這個流程的重要部分做細部解釋與分析,並且在最後,解答那些問題。
複習一下簡易揮棒流程:
準備→抬腳→膝蓋內旋→帶動腰部旋轉→帶手拉動球棒→手推動球棒做二段加速→擊中球→膝蓋內旋結束→腰部旋轉結束→球棒延伸→結束動作
其中,最重要的地方是在膝蓋內旋後如何帶動腰部旋轉。
膝蓋內旋後(右打的右腳往前往內轉),你的支撐腳(這裡是左腳)應該要有一股向後的力量(有點像往後抵住的感覺)。
這是用來協助你的腰部旋轉,利用抵住的反向施力,讓你的腰轉動更快,並且幫助你將身體重心留在後方,以利球棒向前時力量不會分散。
此時你應該會明顯感覺到左腳卡死,但力量會傳導到腰部。就像Harper這樣把腰轉出來。(影片第39秒開始)
仔細觀察,大聯盟中強打者的這個動作轉移都相當好。
我們可以發現,不論是Albert Pujols還是Bryce Harper,兩個人的力量啟動很明顯都是在下半身,而不是在手。甚至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手握球棒的揮動過程,非常輕鬆,就像沒什麼在施力。
所以囉,強健的下盤是非常重要的,相關重量訓練可別忽略了。
再來,腰部轉動後手的帶動及二段加速也相當重要,因為這會決定你敲擊到球的上緣、下緣還是紅中。
Allen Craig這球明顯打到球的上緣,不過這次的揮擊過程沒有什麼大問題,單純是Timing沒跟上。
在這段影片中司博特想講的是,Craig的右手在球棒出去的後段,有一個很明顯的向前推的力量(約在影片37秒時),那個動作是整個揮擊中最後的「衝刺」,如果不流暢,揮棒速度會下降不少(意味著力道不足)。
同時,(右打的)右手在向前推的時候,手腕的角度會影響球棒的高低,要盡量讓球棒的揮棒軌跡與球的來向完全相反(右手要適度的使力去控制球棒)。
最後,在看了這麼多不同打者的揮棒過程,要知道,施力動作的大原則其實幾乎都一樣,所以之前提到的問題如:跨步該跨多大?手要不要先往後拉?腳要鎖死還是外翻?身體要後傾嗎?
其實並不是很重要,只要你能將揮棒的原則順利發揮出來,這些都是小事(每個人的動作一定會有些微的不同,如果這些細微差別沒有影響到你的揮棒,不用刻意去改這些動作)。
至於其他的問題
Q:球棒軌跡用砍的?
A:錯。要和球來的軌跡一致,用砍擊的方式擊中球的點只有一個,且不易擊中球心。假設紅色線為球的路徑,藍色線為砍擊的路徑,你會發現他們的交點只有一個,而且容易打到球的上緣,讓球往地上飛。
但如果是照著軌跡打,不僅擊中球的機會變高了,也比較容易打到球心。
Q:變化球怎麼打?身體攤出去怎麼辦?
A:原則上我們會希望朝著球的來向打回去,所以套用在變化球中,你就必須知道這個變化球的軌跡會怎麼跑,再想辦法將你的球棒揮到那個路徑上。
如果你在追變化球的同時還能維持基本原則,那打到的球當然就越強勁,反之,如果你沒辦法維持住(例如身體攤出去),則力量傳導不順,滾地球或鳥飛就比較有可能是你的結局。
即使是大聯盟你也可以常看到打者的重心都偏掉,只要不是常態,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。(就當作這次投打對決中,投手贏了吧)
倒是有時候打得強勁反而被接殺,沒打好卻是安打,所以如果基本功做的夠紮實,其實也不用太在意那一兩次打不好。
其實說了這麼多的要領,就算再會背的人已經背的超熟,上場打擊還是一樣不如預期,這也是棒球有趣的地方,答案都告訴你了,給你10顆球,卻還不能10顆都安打,還有一項關鍵是功夫熊貓2裡的經典台詞-Inner Peace 心如止水,想再多都沒用,怎麼來的就怎麼去!
2015-02-02 16:31:00講得容易,但要做卻很困難!這些都是要花時間紮根的硬功夫呢!
2015-02-04 16:32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