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1月20日台灣史上第一支女足代表隊成立,命名為「中華木蘭女足隊」,甚至在亞足聯女子亞洲盃留下三連霸的紀錄。但從此之後,女足便逐漸與亞洲四強漸行漸遠。
為延續木蘭精神,2014年體育署與足協聯手籌組社會隊,喊出重返亞洲四強、進軍亞運及奧運的口號,並籌組「台灣木蘭足球聯賽」,也是目前台灣女足最高層級賽事。
這次司博特非常榮幸能夠與在地球隊「台中藍鯨」合作,透過總教練呂桂花老師的介紹,除了帶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國內女足環境與生態外,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讓更多國人知道女足聯賽的存在,激起全民參與足球的靈魂!
[divide]
:足球是目前世界上最多人口的運動項目,應該要多推廣,而且足球的入門門檻也相對低,即使不太會玩,隨便踢踢也能享受到樂趣,適合發展成全民運動。
觀察世足賽、曼聯、英超等賽事,可以看到足球運動在各國風行的盛況,但同時台灣卻有「足球沙漠」之名。加上我國從事競技運動的人口不多,過去往往只願發展奪牌有利的項目,跟不緊世界潮流。這樣做,要在國際體壇被注意到,很難!
或許你可能會不認可司博特的講法。雖然情勢有漸漸在改變,但無法否認的是,過去國內體育政策多著重在奪牌項目,不願意投資時間及金錢,可能三五年不見效,就會停止栽培!殊不知,別的國家體育政策一規劃就是2、30年起跳,台灣該如何抗衡?
通常台灣參加足球國際賽,平均年齡約在19歲左右,相當年輕!其實及早磨練國際賽經驗是好的,可是國內卻沒有環境能讓這些選手持續成長,選手離開學校即失去舞台。以至於每到國際賽,我們不只年齡生嫩,球技及經驗也一直無法拉上來。
雖然自99年起,在體育署支持之下,台灣每年固定邀請日本職業級足球教練來台,協助訓練教練與選手,但實際上這樣的培訓還是不夠。
因此,為防止被邊緣化、正視國內足球運動的發展,在體育署、呂老師及很多教練的努力下,終於將「木蘭聯賽」催生出來!
目前一共有新竹FC、花蓮台開、台中藍鯨、台北SCSC四支隊伍,體育署以一年相對配合的方式,提供300萬的經費給四支球隊,並積極推行主客場制度,希望結合地方政府,讓市民們不僅能到場邊支持、熟識職業隊,也能進一步參與足球運動。
回歸到發展足球運動的初衷,呂老師表示,足球適合男女老少,競技水平高、休閒價值亦同。她認為足球不光是亞奧運的項目,今天發展木蘭聯賽的目標確實是希望有一天能進軍世界盃,但能夠邀請全民一起加入,更是她所期盼的!
不過,要如何吸引觀眾、邀請市民參與,行銷的工作就顯得很重要了!可是這對選手們來說,要如何推銷球隊,讓大家認識她們,則成為另一個問題。畢竟術業有專攻,選手們的專長是踢球,要跨足到其他領域,其實負擔不小。
但換個角度想,選手們未來不一定會繼續待在足球圈內,如果能趁現在多接觸不同事物,有助於提升球員未來在尋找其他工作發展的機會!現在她們也會自己製作海報、傳單,學習拍攝好的照片、寫些激勵人心的文字來行銷球隊。
[divide]
:事實上,台灣在亞洲排名一直維持在前八強,而亞洲女足在世界排名,算是個大集團,日本世界第3,北韓、澳洲、中國、南韓、泰國則分別第6、9、15、17、29,台灣則是37。所以,只要能拚進亞洲5強,就有機會進到世界盃(亞洲有5席)。
談到台灣女足的優勢與不足,呂老師不諱言選手的銜接是個大問題。原本女生從事競技運動的比例就少,加上願意發展女足的學校只有幾間。如果能藉由社會隊來打造一條龍的踢球環境,人才上有固定兵源,也才能維持競爭力。
至於身體素質與球技、觀念,台灣選手並不會相差別國太多。身材雖然矮小,但在速度及身體對抗能力都可以媲美他國,選手們本身也肯吃苦、願意練習。
只可惜,經驗、教練素質與足球人口是我們的弱點,這一點點與世界的差距要填補起來很難,需要長期有韌性的堅持下去。
有了選手後,場地也是個重點。現在戶外擁有夜燈的大草皮不多,釘鞋在場上磨,很快就會「塵土飛揚」,練習及比賽的品質會打折扣。況且草地的保養不易,這些都需要經費維持。
這時要是有人工草皮,選手白天可以工作,晚上幾盞燈打下去,要踢多晚都不是問題。不僅能提高場地使用率,後續的保養費用也不高。
這幾年政府也開始積極的補助學校,將現有之小型天然草皮改鋪設為人工草皮足球場,屆時大家就能夠有好的場地可以踢球!
最後,呂老師希望經由木蘭聯賽來告訴大家,創辦職業比賽不只是要重返亞洲四強、搶進世界盃,更希望能夠過足球帶給人夢想、希望、勇氣,讓台灣人民對足球運動感到驕傲,不要淪為只喊口號而已。
台灣足球正在起步,台中藍鯨隊也會繼續用戰績、用對足球的熱情推銷自己,並且積極的籌組梯隊以及普及基層足球,盼望有更多在地企業能發掘她們的潛力,增添一些贊助,幫助足球發展以及讓球員能更專心在訓練上,一起創造更好的足球環境!
[divide]
台中藍鯨隊的場上英姿。
呂桂花老師-採訪內容
※特別感謝台中藍鯨隊接受專訪,以及呂桂花老師的詳細介紹。想知道更多關於台中藍鯨隊的消息,歡迎追蹤粉絲專頁。
[divide]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