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息日,是任何訓練菜單中必備的日子,目的就是要給身體額外時間,來恢復訓練期間所受到的「損傷」。
但這並不代表你必須要完全靜止不動,其實你還是可以做一些輕鬆簡單的動作,像是伸展、慢跑或徒手訓練等等。
基本上,只要休息日的運動強度遠低於平常訓練日,那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休息,就能達到目的。
[divide]
伸展
伸展可以讓肌肉增加彈性(柔軟度)、增加關節活動角度、還有可能減少肌肉酸痛(註)。
你可以嘗試在休息日先慢跑5分鐘暖身後,做以下的伸展動作:
肩頸下壓
伸展肩頸後方
一般我們常見的頸部伸展動作都是朝「正左」與「正右」,但這兩個方向是伸展到「脖子」的深層肌群,而非我們聳肩常用到的斜方肌。
所以你的頭部要有個向前、向下,也就是往「斜左下」、「斜右下」的方向去伸展,才能伸展到常令我們頭疼的斜方肌。
不需要用手下壓就可有足夠的伸展力道。
手腕正、反壓
伸展前手臂、手腕附近肌群
如圖所示,將手掌向下壓,分正反兩面。
你還可以在下壓的時候,將手掌稍微向左或向右旋轉,可以伸展到更多不同的肌群,注意自己的極限即可。
二頭伸展
伸展二頭肌
尋找一牆角或可抵住的地方,把想伸展的那邊手臂伸直、手掌與身體同方向抓握牆角,手肘伸直,雙腳站穩,只有身軀向外旋轉。
對於伸展感受不夠明顯的人,你可以試著增加將手肘往前推的動作(朝箭頭方向),能增加二頭肌伸直的距離,加強伸展程度。
三頭伸展
伸展三頭肌
一般人普遍很少用到三頭肌,所以三頭肌通常都「鬆」的可以,伸展起來根本沒感覺,所以幾乎都會使用左圖的動作來做伸展(才有拉到的感覺)。
但左圖的動作可能會過度夾擠肩關節,造成旋轉肌群負荷過大,所以建議是採用右圖動作,也就是手臂不貼緊頭部、讓肩關節保持在「合理」範圍內去盡量伸展三頭肌,能避免旋轉肌群的損傷。
相對的可能就有些人會出現拉不到的感覺,那也沒關係,因為你的三頭肌已經夠鬆弛了,不需要再額外去伸展他,訓練完的時候伸展即可。
前臂伸展
伸展中、後三角肌
這是常見的伸展方式,但會對肩關節與胸大肌肌腱過度夾擠。
因此建議手臂不要與肩膀平行,將手臂稍微下移,減低夾擠壓力。
腹部伸展(海狗趴)
伸展腹肌
下半身貼平地面,用雙手將上半身撐起,能伸展到腹直肌;也可以將身體往左後、右後側旋轉,能伸展到側腹。
背部伸展
伸展背部(特別是下背)
雙手向前貼地,要稍微出點力量,身體呈拱形往後,屁股出力往後。
注意這是要拉背部而不是肩膀,有些人手會出太多力量,結果反而拉到肩膀,手的力量應該要小到屁股再大力一些就會被往後拉走的感覺。
下半身的伸展可參考:膝蓋痛的最佳處理方法
[divide]
慢跑
慢跑可以增加血液循環,提升廢物代謝速度。
有些人是一天不動就渾身不對勁,即使昨天已經經歷過高強度的訓練,今天還是忍不住不動。
這樣的話,休息日當天你可以選擇進行慢跑活動,大約20分鐘以下的慢跑都是不錯的活動,但可別將這20分鐘拿去做高強度間歇運動(HIIT)了,那樣強度就太高,無法達到休息的目的。
時間也盡量不要超過20分鐘,不然身體容易累積疲勞。
[divide]
徒手訓練
如果你平常訓練的負荷強度都是好幾十公斤起跳,那徒手訓練可以做為你在休息日的「簡單活動」,因為強度夠低,唯一要注意的是時間別動太久。
但如果你是平常就用徒手訓練的人,那休息日還是好好休息吧!
[divide]
小結:
一個人所需的休息時間個體差異性也是相當大,每個人都不一樣,有些人需要非常多的休息時間,有人只需要一點點,這之間的差距就有賴平日經驗的累積,自己去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休息時間(天數)。
以司博特自己為例,先前接受球隊集訓的時候,放假日會完全放鬆不動,因為曾經嘗試過以減量訓練作為休息,結果恢復狀況奇差無比,導致後續訓練精疲力竭,不進反退!
所以日後在高強度、密集的訓練之後,司博特在休息日就會刻意放自己一個假。
註:研究指出,按摩或伸展並不能減緩延遲性酸痛(DOMS)所帶來的後果,就算有,效果也僅有一點點。
[divide]
參考資料:徐中盈、簡盟月、陳韻茹、洪承綱、趙遠宏、陳慈安(譯)(2009)。運動治療學:理論基礎與實作技巧第五版(二版四刷)。臺北市:合記。(Carolyn Kisner, PT, MS, Lynn Allen Colby, PT, MS, 2007)。
[divide]
發表評論